• <table id="aea4o"><strike id="aea4o"></strike></table>
    1. <acronym id="aea4o"></acronym>
    2. 德國高級制表業,用嚴謹精神抗衡瑞士鐘表

      2012年03月18日 13:57 來源:腕表之家 類型:轉載 作者:劉文麗

      NOMOS


             二戰讓朗格遭遇了迄今為止最為嚴重的打擊。由于工廠所在地被盟軍認為其為納粹生產軍需鐘,因此遭遇了輪番猛烈轟炸,很多鐘表廠被夷為平地。戰后,格拉蘇蒂歸屬奉行社會主義的東德,而蘇聯軍隊進駐后又拆除了多數殘存制表設備后將之運往蘇聯。

      1948年4月,朗格制表廠被東德政府歸為國有,朗格這個家庭企業的性質也被改變,被國家收回。和它同命運的還有在格拉蘇蒂地區的另外7家工廠。冷戰期間,格拉蘇蒂與西方世界完全隔絕。這種情況直到東西德統一后才發生改變,朗格的家族繼承人沃爾特·朗格在萬國總裁GunterBlumlein和 Renaud&Papi的幫助下用4年時間建立起了新的生產線。而另一個品牌格拉蘇蒂GlashutteOriginal(GO,意為格拉蘇帝原創)在1994年被巴伐利亞企業家海因茨·費井用當地小鎮的名字直接命名,暗示著其與小鎮密不可分的歷史淵源。

      朗格與格拉蘇蒂兩個品牌在今天已經成為德國表靈魂的象征,而它們的發展歷史也與德國自身的歷史有著巧妙的重合:它們都曾經傲視群雄鼎立天下,卻也不得不在失敗之后面對勝者的任意宰割。日爾曼民族的堅毅性格為這種重新崛起賦予了一絲悲情的色彩。歷史與民族性格所塑造出的嚴謹、精確的德意志風格,讓德國腕表在高級制表業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

      Glashutte Original(GO,格拉蘇蒂)


             現今我們所熟知的大部分腕表品牌都來自于瑞士。但多研究一下鐘表業的歷史,人們會發現其實英國與法國也在腕表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廣為人知的品牌當然是卡地亞。而除了英國和法國,來自德國的腕表同樣在工藝精湛的腕表界占有重要一席,這一點許多人并不知曉。奔馳和保時捷可能才更能代表他們心目中的德國工藝,腕表很容易地就被忽略了。

      許多人并不了解德國的制表工業,可能正是由于德國腕表對于營銷與宣傳看上去漠不關心。德國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大或最具影響力的制表業者,但卻絕對是最古老者之一。早自15世紀,德國的制表工業就開始蓬勃發展。1530年,德國紐倫堡鎖匠 PeterHenlein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懷表,而德國薩克森邦更在19世紀初成為全世界重要的制表城市。朗格的創始人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對于德國腕表今日的輝煌成就起了重要而關鍵的作用。

      A.Lange Sohne(朗格)


             朗格曾在寶璣大師的門下從藝多年,1845年12月7日他用薩克森邦政府的貸款在格拉蘇蒂創設了第一家生產鐘表的作坊A.Lange&Cie,并開始訓練當地的銀礦工人及農民轉行制作鐘表。格拉蘇蒂在德語中是“璀璨的金屬寶庫”的意思,伴隨著長年開采的銀礦的逐漸枯竭,朗格創立的鐘表作坊最初只是想幫助當地采礦工人轉業謀生,但卻意外地締造了德國最具規模的鐘表工業。相關零件產業如表殼、指針等工廠在之后相繼建立,為德國鐘表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格拉蘇蒂這個小鎮終于發展成為德國精密鐘表業的中樞,其生產的座鐘、懷表、腕表及航海儀器、工業儀表暢銷德國、歐陸甚至是中國。

      1868年,朗格的兒子理查德和艾米爾先后加入,將A.Lange&Cie更名為朗格。德國國王威廉二世在1898年造訪土耳其時,將一只懷表送給了蘇丹阿布杜爾·哈米德二世。朗格表已經得到王室的承認與肯定,這當然也從側面反映出表的質量上乘與高貴?,F在這只懷表還珍藏在伊斯坦布爾的博物館里。

      STOWA


             瑞士表業注重設計,常常緊隨潮流而動,而德國腕表則注重科技研發,設計更青睞經典。沃爾特·朗格曾說:“朗格是很典型的德國制作的手表,是一種不花哨的表達方式,是一種傳統精密的制表藝術。每一只朗格表都有自己的機芯,每一個機芯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者有一些特別的功能?!钡聡蟊硪揽康聡杂械闹圃炀軆x器的強大能力,加入獨特的設計,在創立之初就讓瑞士的設計師們贊嘆不已。

      朗格表迄今為止的生產過程仍然保證著傳統的手工制作。對朗格表來說,奢華不是在表盤上的大動手腳,而是在機芯內部的絲絲點綴。在經歷第一次初裝后要把表再拆開進行第二次的精細裝配,這個過程中就涉及到機芯的刻花,刻花設計師們會根據每個定制手表的客人的要求專門設計刻花內容,每個刻花都需要花費大約10天的時間?,F在每只表的刻花時間大大加長,通常要在8-10個月才能完成,制作過程十分漫長。除了機芯上的細致操作,表內部的每個小零件也均是由專業的工匠制作,手工雕刻,手工拋光。這種堅守傳統而又復雜的制表方式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度受到了石英表的挑戰,作為流水化生產出來的時尚安靜的石英表在當時嚴重威脅了高級機械表的生存,機械表看上去處在消亡的危險之中。當時也不是沒有失業的制表師,所幸的是有些人沒有向石英表掀起的潮流妥協,當時德國Chronoswiss品牌的創始人Gerd-RLang在這樣一個完全不景氣的時期創立了Chronoswiss,將這種精細的手工技術發揚光大,將傳統與奢華進行到底,才沖出了一條血路。今天,機械腕表再次主導了市場的走向。

      UNION


             設計上的創新讓格拉蘇蒂確立了其在鐘表界的地位并讓它在冷戰結束后迅速回到了頂級腕表品牌的行列。1931年,格拉蘇蒂制表學校的阿爾弗雷德·黑爾維西發現寶璣經典同軸陀飛輪裝置結構過于復雜,磨損相對嚴重,于是大膽取消了固定陀飛輪的上支架,并且采用了一種比較奇妙的懸浮方式,讓陀飛輪和指針看上去像懸浮在半空,對陀飛輪實現了創新,在精密度上向前邁進了一步。懸浮陀飛輪引發了陀飛輪的革命,為了紀念這一革命性的創新,格拉蘇蒂分別在1996年和2001年推出過“阿爾弗雷德·黑爾維西飛行陀飛輪1”和“阿爾弗雷德·黑爾維西飛行陀飛輪2”兩款腕表。1995年,GO推出了“朱利葉斯·艾斯曼萬年歷陀飛輪限量表”,這款全球限量25只的復雜性能表,設計獨特,既可以當懷表用,也可以在套上特殊的表帶底座后變成腕表配戴在手上。這款表迅速打響了GO重返頂級制造商的行列。

             原創這個詞在德國腕表業中也被不斷強調。在競爭激烈的制表業當中,能夠自行研制機芯的企業無疑擁有最大的優勢。朗格表始終堅持采用實心黃金或鉑金表殼以及自制機芯,用“德國銀”材料制造的機芯夾板與瑞士傳統的機芯材料表現出不同的質感,格拉蘇蒂為了堅持良好的傳統,努力保存了由于制作過于困難而幾乎被瑞士制表業所舍棄的3/4夾板設計,組裝這種復雜功能的機芯至今仍然是單人作業的模式。

             堅持這些傳統的制表模式似乎可以解釋為什么德國腕表在歷史中斷50年后快速重新崛起。傳統不那么容易被丟棄,傳承也被認為是機械表應當具備的基本品質。朗格的CEOFabianKrone認為 “朗格有非常清晰的DNA,清晰的品牌特色,這些都是腕表傳承需要的品質”?;蛟S用另一個瑞士制表企業的宣傳標語更能貼切地解釋出他們對于腕表的何種追求,“沒人能擁有一塊百達翡麗,你只不過是在替下一代保管”。在這點上,瑞士與德國的表業達成了相通。

      為本文評分

      我來寫評論

      我來寫評論
      提交評論

      最新評論

      下載APP
      關注微信
      分享 更多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喷,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国产久热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3. <table id="aea4o"><strike id="aea4o"></strike></table>
      1. <acronym id="aea4o"></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