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aea4o"><strike id="aea4o"></strike></table>
    1. <acronym id="aea4o"></acronym>
    2. 歐米茄超霸系列310.60.42.50.99.001腕表(“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6歲那一年,是個多么神奇的年代

      2019年07月25日 11:39 來源:腕表之家 類型:表家號 作者:安時間OnTime

      1969年,相信在閱讀這篇微信的朋友99%都還沒出生,而那一年我6歲,也還是個蒙昧未開的小屁孩。但就在那一年,有多少大事轟轟烈烈地發生了,在整整50年后的今天仍然影響著我們。

      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21日,再往前推半世紀,發生了一件真正是“全球矚目”的大新聞——人類登上月球了。

      還記得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在踏上月球瞬間說出的那句擲地有聲的經典名言:“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p>

      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跨出登月太空艙的畫面被鐫刻在了紀念腕表不銹鋼版的盤面

      當時阿姆斯特朗手腕上沒有佩戴腕,因為當時太空艙內的計時器故障,他把他的腕表放在了太空艙里,不過隨著他身后第二位踏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手上佩戴了一枚歐米茄Omega)超霸系列(Speedmaster)計時碼表,超霸腕表成了全球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到過月球表面的腕表,從此有了“月球表”稱號。

      時至今日,超霸腕表依舊是眾多國家宇航員和航天機構的指定裝備,也是國際空間站的永久設備。

      紀念腕表不銹鋼款水晶玻璃表底上激光刻蝕著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第一枚腳印

      事實上,早在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之前,歐米茄超霸腕表就已經伴隨NASA宇航員多次一同探索太空,之后還曾參與過人類所有6次登月任務。因此在這個值得慶祝的年份,歐米茄自然要大張旗鼓,慶祝這個偉大的事件和時刻。

      超霸系列“阿波羅11號”50周年紀念限量版腕表的表盒被打造成月球表面狀

      從今年5月開始,歐米茄就揭開了一系列慶?;顒?,并推出了多款紀念腕表。到了7月19日,也就是在登月半世紀之際的前兩天,“金色時刻”(Golden Moment)慶典來到了上海。

      現場一座占地近百平方米、重達1.2噸的“飛鷹號”登月艙模型令人印象深刻,“飛鷹號”在美國登月任務的阿波羅計劃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與歐米茄超霸腕表一樣曾6次登上月球。晚會最后,當歐洲航天局(ESA)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航天飛機任務前宇航員讓-弗朗索瓦·克萊瓦(Jean-Fran?ois Clervoy)現身時,更將氣氛推向高潮。

      歐米茄“Golden Moment”活動現場

      最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歐米茄今年推出的兩款超霸系列“阿波羅11號”50周年紀念限量版腕表,因為“安時間On Time”之前已經詳細介紹過,這里就不再贅述。

      超霸系列“阿波羅11號”50周年紀念限量版腕表,定價 258,600 RMB

      超霸系列“阿波羅11號”50周年紀念限量版腕表不銹鋼款,定價 71,900 RMB

      除了舉辦“金色時刻”晚宴,歐米茄還于全國各地著名地標舉辦金色宇航員巨型雕塑展,以此致敬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宇航員巨型高達8米,整體采用玻璃鋼制作,表面經電鍍為鈦金效果

      此外,就在登月50周年當天,歐米茄又發布了重磅消息,推出搭載了經典321機芯的超霸月球表。1957年超霸腕表問世,搭載的正是321機芯,其后通過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嚴苛測試,陪伴宇航員愛德華·懷特(Ed White)執行美國首次太空漫步任務,之后更伴隨阿波羅11號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

      經過大量研究和修復工作,全新321機芯精準還原了原版機芯的設計特征。超霸系列月球表321鉑金款,外觀延續第四代超霸腕表的非對稱表殼和弧形表耳設計,42毫米表殼經拉絲和拋光處理,黑色陶瓷測速圈飾有白色琺瑯測速刻度。表盤由黑色縞瑪瑙制成,除中央計時秒針,刻度和指針均采用白金打造。3個小表盤以隕石打造,彰顯超霸腕表與月球的深厚淵源。

      超霸系列月球表321鉑金款

      對表迷們來說,1969年同樣也是神奇的年份,有很多重要表款與機芯誕生在這一年。

      1969年,真力時Zenith)的El Primero計時碼表問世,El Primero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是“第一”,而這枚腕表機芯也的確當之無愧,它是歷史上首枚整合式自動上鏈導柱輪計時碼表機芯,采用每小時36,000次的高振頻,使它成為當時唯一能夠精準測量到1/10秒的表款,對機械制表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

      當年被保存下來的El Primero機芯制作零件

      但這枚機芯身世坎坷,只能說“生不逢時”。當時“石英危機”席卷瑞士制表業,大量表廠因破產關門,員工遭裁員下崗,機芯與設備也被迫停產甚或銷毀。不過當時真力時的一位普通制表工人,卻偷偷將El Primero機芯的技術圖紙與零件藏于閣樓中,終能豁免于難,并于1984年奇跡般獲得重生,為品牌重新書寫傳奇。

      之后El Primero機芯不斷精益求精,融入多項復雜功能和機械裝置,除了自家使用,也被許多其他知名品牌采用。2017年還推出Defy El Primero 21腕表,將計時精度提升到1/100秒。


      佩戴El Primero腕表和真力時品牌全球CEO Julien Tornare合影

      今年為慶祝該機芯誕生50周年,在巴塞爾表展上,品牌除了推出了Defy El Primero雙陀飛輪腕表、Defy系列El Primero 21碳纖維腕表、El Primero Revival復刻腕表外,還推出了全球限量50套、內含3枚腕表的El Primero紀念套盒。

      隨著7月19日真力時在上海外灘源舉辦El Primero 50周年慶祝晚宴,現場除了展示50年來眾多搭載El Primero機芯的表款,這個套裝也被帶到了上海。


      真力時El Primero紀念套盒的3枚腕表

      禮盒內的3枚腕表,第一枚是復刻1969年最原始的El Primero計時碼表,38毫米精鋼表殼、具放大效果的弧形表鏡、三色計時器、測速計刻度、字體、指針與時標的形狀以及真皮表帶,均原汁原味保留了下來,只是原有的密封表背改為藍寶石水晶玻璃。

      第2枚復刻腕表為旗艦系列,搭載的El Primero 3600機芯振頻每小時36,000次,測時能精確到1/10秒,可在表盤和表圈上直接讀取數據。動力儲存提高到60小時,42毫米精鋼表殼搭配炭黑色陶瓷表圈。

      最后一枚腕表是Defy El Primero 21計時碼表,44毫米鈦金屬表殼,機芯振頻提高到了每小時360,000次,超越原表款10倍,計時測量精度達到1/100秒。按下計時按鈕,中央計時大秒針1秒鐘環繞表盤轉動一圈,速度十分驚人。

      有趣的是,套裝表盒其實是有置放4枚腕表空間的,多出的一個,是預留給未來1/1000秒計時碼表的加入。而購買這個套裝的人,能享有購買未來腕表的優先權,并有參觀表廠的禮遇。

      湊巧的是,當年造就El Primero機芯身世如此坎坷的“罪魁禍首”,今年也要慶祝50大壽啦!那就是精工Seiko)的Quartz Astron系列石英表。

      1969年推出的Quartz Astron石英表

      1969年12月25日,精工推出了Astron石英表,引發了制表業的大地震。在此之前的1964年,精工表就已經研發出便攜式的石英計時裝置,這也使得精工成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官方指定計時,這也是自1932年洛杉磯奧運迄今,唯一一次奧運會指定計時不是歐米茄。

      石英表實現了制表師們數百年來的夢想——精準、輕薄、抗震,而且還價格便宜。事實上,石英表不是日本人的發明,早在幾年前,瑞士人就研發出了石英表,只是瑞士人瞧不起這樣的科技產物,覺得缺乏傳統機械表的工藝、技術與美感,根本不把它當回事,所以當日本人價廉物美的石英表橫空出世時,便徹底全線潰敗。這種狀況持續了近20年,直到1990年代機械表才慢慢復蘇,恢復元氣。

      為紀念Quartz Astron石英表誕生50周年,精工今年推出全新Astron GPS衛星定位太陽電能兩地時腕表。腕表在設計上呼應1969年的款式,表殼采用同一曲線輪廓,并沿用相同的寬闊表耳和幾近相似的輕薄表圈。

      然而在呼應經典的同時,腕表科技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腕表的精準度極高,每10萬年才產生1秒偏差,因為它能憑借光能,自動連接GPS衛星網絡,在世界各處都能自動調整精確時間。

      表殼直徑41.4毫米,具有兩地時功能,防水深度100米。有不銹鋼表殼搭配不銹鋼鏈帶款式,定價14,200 RMB;有不銹鋼鍍玫瑰金表殼搭配橡膠表帶款式,定價15,200 RMB。最后還有限量1,500枚的全陶瓷款式,定價18,200 RMB。

      今年過50大壽的還有另一位“硬漢”,泰格豪雅TAG Heuer摩納哥系列Monaco)今年也加入了半百俱樂部成員。

      1969年推出的摩納哥系列腕表

      摩納哥系列于1969年3月3日在紐約和日內瓦同步發布,不過標新立異的金屬藍表盤、紅色和淺藍色指針、方形表殼以及設于左側的表冠在當時實在是前衛大膽,許多人并不看好。但這枚腕表卻劃時代地創造了兩個突破,一是突破了當時方形表殼無法做到防水的限制;二是搭載的Calibre 11機芯,由泰格豪雅與百年靈、漢米爾頓共同研發,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自動計時碼表機芯。

      而這枚腕表后來廣受歡迎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1971年,好萊塢影星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佩戴著它主演了電影《極速狂飆》(Le Mans)。

      好萊塢影星史蒂夫·麥昆主演電影《極速狂飆》

      泰格豪雅與賽車運動有極深的淵源,像品牌的Carrera卡萊拉系列、F1系列,都脫胎自賽車運動。摩納哥系列也不例外,電影《極速狂飆》描述的就是在法國勒芒小鎮舉辦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

      為紀念摩納哥系列50周年,品牌今年陸續在歐洲、美國和亞洲舉辦多場慶?;顒?,并且在每站活動上都會發布一款全新的摩納哥系列限量版,總計要發布5枚,每枚都代表在那10年間的潮流風尚。目前已陸續在摩納哥、勒芒、紐約發布了3枚腕表。


      表殼直徑39毫米,不銹鋼打造,動力儲存40小時,防水深度100米,各限量169枚

      最后也要慶祝50歲生日的腕表就比較悲催了,因為這個品牌已經消失,而品牌創始人也已經過世。


      腕表設計大師Gérald Genta(1931~2011年)

      今年是杰羅尊達(Gérald Genta)品牌創立50周年。提起Gérald Genta,你可能不知他是何方神圣,但如果說他是大名鼎鼎的百達翡麗鸚鵡螺(Patek Philippe/Nautilus)、愛彼皇家橡樹(Audemars Piguet/Royal Oak)、歐米茄星座(Omega/Constellation)、萬國工程師IWC/Ingenieur)的設計者,那你勢必要對他刮目相看。

      1969年Gérald Genta創立了自己的鐘表品牌杰羅尊達,并在瑞士Le Santier開設了制表工坊,具備制造陀飛輪、跳時與分鐘逆跳、三問、大小自鳴等復雜功能的技術。而鐘樂報時功能,更有二錘二簧、三錘三簧,甚至是四錘四簧的西敏寺鐘聲報時。杰羅尊達于2000年被寶格麗Bvlgari)收購,寶格麗也接收了品牌眾多的復雜技術,讓制表水平步上一個臺階。

      Gérald Genta于2011年離世,隨之杰羅尊達品牌也銷聲匿跡。不過今年為紀念品牌誕生50年,寶格麗推出了Gerald Genta 50周年腕表。數字跳時加分鐘逆跳本來就是杰羅尊達的招牌,表盤上方圓孔為小時顯示,中央指針為210°的逆跳分針,下方為180°的逆跳日期。41毫米鉑金表殼,藍色漆面表盤,搭配藍色鱷魚皮表帶。市面上搭載跳字加指針逆跳的表款并不少見,但此枚腕表圓潤的造型,古拙的設計,讓人一見傾心。

      本文含大量原創圖片,部分圖片源自品牌或網絡,
      任何人不得擅自盜用,轉載請聯系我們取得授權。


      聲明:本文為腕表之家自媒體平臺“表家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腕表之家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為本文評分

      文章中涉及到的6款產品

      我來寫評論

      我來寫評論
      提交評論

      最新評論

      Sugar8888
      Sugar8888

      片場里拍攝的登月吧??

      2019-07-25
      11 00
      洋百勞
      洋百勞

      在王府井大街上的金色宇航員還是很漂亮的

      2019-07-25
      00 00
      風雨入夢
      風雨入夢

      最后的尊達紀念款確實很穩

      2019-07-25
      00 00

      表家號

      安時間OnTime
      已發表 287 篇作品

      James An與你分享30年高端生活領域的所見所聞所感,作為傳統媒體界的一名老大哥,也有過不少輝煌的名頭,如臺灣版《GQ》《Esquire》雜志總編輯,以及《itTime國際精表》《VLIFE》等精品雜志編輯總監。

      TA的更多文章 >
      下載APP
      關注微信
      分享 更多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喷,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国产久热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3. <table id="aea4o"><strike id="aea4o"></strike></table>
      1. <acronym id="aea4o"></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