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aea4o"><strike id="aea4o"></strike></table>
    1. <acronym id="aea4o"></acronym>
    2. IWC萬國表達文西系列IW392103腕表

      寫一封信給IWC

      2018年12月21日 10:48 來源:腕表之家 類型:轉載 作者:大寫的蘿拉

      Laura Lan藍思晴  《大寫的蘿菈》主筆 華語圈知名鐘珠寶評論家,專精機械鐘表賞析,亦對珠寶、生活、文化與藝術等各領域皆有著獨到的見解。創辦《引想力工作室》從事專業文案、顧問、講習等工作。

      經過上一回討論了IWC萬國表顏質以外的事兒,眾萬迷們表示紛紛支持,于是我決定給IWC的瑞士沙夫豪森總廠寫一封信。

      自從上回到了全新落成的IWC工廠參觀后,我仍然對IWC長期以來已經少有人討論的自制機芯問題感到強烈的空虛,談到我們心目中最具顏質的IWC表款,怎么能不討論它的性能設計?于是我更加強烈地想要得到深度的解答,然而能夠一一回覆我這些刁鉆問題的最佳人選,恐怕也只有IWC的技術研發總監Stefan Ihnen。


      IWC的技術研發總監Stefan Ihnen

      親愛的Ihnen先生,

      很高興上回能夠在新工廠再次見面,每一回見面我們都見到IWC萬國表有新的前進,在新工廠的規劃里頭,你最喜歡的地方不知道是否與我相同,這個工廠是我見過最具有工業設計質感,也是顏質最高的工廠。

      你說的沒有錯,一開始他們告訴我要把所有的機器設備都處理成白色的,我當時不明白,只覺得為什么要大費周章把設備搬來的新工廠,還要把它們都弄成白色的,但是當它們一一被放入設計裝修完成的工廠后,真的感覺很酷。但是這個新工廠最酷的地方是,我們終于可以把所有的生產線,放在同一個屋檐下,省去了不少來回不同地點的往返溝通工作。

      IWC全新落成啟用的制表工廠

      IWC腕表的外型設計已經廣泛性地受到歡迎,而我們更想要知道在IWC帥氣的表款下,自制機芯設計與性能精進的細節。而當我們討論機芯,我最喜歡觀察的是一個品牌如何將品牌基因融入在機芯的設計,一定有一些源自于品牌對機芯性能的哲學與堅持被放在里頭,那么IWC的自制機芯在特征上,有什么樣的“必須”標準配備呢?

      寸較大,更高的動能儲備

      如果我們回看IWC的歷史,由Florentine Ariosto Jones瓊斯先生在1868年創立品牌之初,致力于制作杰出品質及精準的懷表機芯為使命,從這個歷史根源來看,就不難看出葡萄牙、柏濤菲諾系列的表款都充滿了懷表款式設計的基因。所以即便到了今日,IWC的機芯相對來說尺寸還是都屬于偏大型,機芯直徑大多都在30到38毫米左右。

      IWC萬國表創始至今始終堅持機芯品質、精準度以及追求創新技術

      我們試圖在較大的機芯空間中,幫助佩戴者所面臨的使用問題,在技術中取得解決方案。較大的機芯也同時表示面盤可以有較大的空間發揮設計,所以IWC的腕表可以擁有較大的日期顯示窗,以創造更好的辨讀性。動儲顯示也是IWC機芯設計的一大特征,就像52型機芯尺寸夠大所以可以容納兩個發條盒,可達七日動能儲存。另外,IWC的復雜功能機芯在設計上就有兩個特點:使用者便利設計以及針對機能考量的性能推進,就像不論是IWC的萬年歷或是年歷都是可以透過單一表冠輕松調校的。

      IWC萬國表自制52010機芯

      IWC設計創作新機芯時,最在意的其可靠性、品質精準度。動力儲存當然是我們認為對IWC表款佩戴者最重要的設計元素。我們盡可能以整合型的方式直接將各種功能融入機芯內,不過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使用模組式的結構。這樣的情況多半發生在復雜功能的表款機芯,我們會選擇動能充足且品質可靠的基礎機芯搭載復雜結構,因為當你加載萬年歷或年歷結構時,基礎機芯必須要優秀的扭力性能。當然在IWC的自制機芯里面,還有一些重要的特征,比如裝飾機芯的風格,以及擺輪微調裝置的設計,都是在自制機芯才能見到,通用機芯或其他機芯沒有的。

      裝飾風格與性能要求是萬國表自制機芯的特征之一

      IWC現行的自制機芯中,50、52、 80以及82型四款,不過50為較低振頻(3赫茲)的自動上鏈機芯,而80也是目前較少用的款型,主要還是集中在52型、82型兩種(2019年將發表32型全新機芯),在52型(七日)與82型(60小時)兩款機芯在動能儲存長度上差距甚大,這樣的設計是考量了機芯的定位,還是82型是做為更基礎入門的機芯?

      其實是機芯尺寸決定了一切。52型是38毫米(37.8mm),82型是30毫米,這兩個基礎機芯都是設計為將來要擴充復雜功能的,而且兩枚機芯都使用了比勒頓上鏈機制,也都用了高抗磨損的科技陶瓷材質的零件制成,52型尺寸較大,所以我們設計為雙發條盒、七日動能儲備;82型尺寸較小,所以就是60小時的動力儲存,不過這兩枚機芯是性能優良、可靠與準確度都極高的機芯。

      IWC萬國表自制52000型機芯(左)與82000型機芯(右)

      陶瓷零件提高耐久性與低耗損

      IWC現行的自制機芯設計中,有一個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上鏈輪系里面的黑色陶瓷零件,我們都知道陶瓷的高硬度低刮損的特性,但是陶瓷似乎不是太適合制作機芯零件,請問IWC使用陶瓷零件在上鏈系統,主要考量是為了美感還是其他?

      在IWC的機芯設計中,我們從來沒有因為美學而美學,一定是從機能考量的。首先IWC其實在1980年代就是運用陶瓷材質的先鋒品牌,所以想到運用陶瓷是品牌的基因,而且在自動上鏈的軸承上,我們很早以前就開始使用了陶瓷滾珠。誠如你所言,陶瓷的特性的確能夠在這個經常需要使用的上鏈系統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低耗損即可節能,也可以讓機芯使用度更耐久。但也正如你所說的,一般用作表殼部件的陶瓷制作工藝,是沒有辦法用作零件使用,因為關鍵就在于零部件的精密度,陶瓷需要的精密度是表殼的十倍以上,因此我們鉆研了很久陶瓷制作機芯的工序,經過多次的實驗,也證明在上鏈輪系結構里的陶瓷零件,針對耐久性低耗損兩方面起到了很正面的效用。不過最初的確考慮到陶瓷零件的原色,在機芯內不是那么好看,因此后來決定制成黑色的陶瓷零件,現在看起來的確也很酷,不是嗎?

      IWC萬國表專利的比勒頓系統再使用黑色陶瓷材質(上圖)之前曾嘗試過原色陶瓷(下圖)

      “專注自制碼表的發展”

      制表領域最值得懷念的,大概就是碼表競爭年代蓬勃的時候,自制碼表發展到今日已經是一個中堅制表品牌的最佳制表實證,我也是特別熱愛碼表的設計與機械結構。IWC的表款當然不能脫離計時碼表的設計,之前89型的碼表以同軸方式呈現計時針圈十分有創意,不過價格定位也較高。而后來69型碼表的出現十分令人振奮,好像69型碼表在配備上比較屬于基礎入門款,你怎么看這兩枚自制碼表的分別定位呢?之前以7550型改制的碼表是否會再繼續,還是IWC將更專注在自制碼表系列?我也好奇69型的碼表耦合結構又是哪一種形式的設計?

      在碼表發展上,或者是說IWC整體來說,我們都想要更專注在自制機芯的發展上,所以你們可能也注意到,現在復雜功能的基礎機芯都逐漸放入了自制機芯,而不使用通用機芯。現在通用機芯在IWC腕表的占比將逐漸減少,且會停留在比較簡單入門的表款上。至于89型和69型碼表的不同配置與定位,我們的目標在于擴充品牌的機芯廣度,特別是在計時碼表機芯方面,這就是為什么69碼表機芯誕生的原因。

      IWC萬國表自制69000碼表機芯

      基礎于典型的導柱輪經典設計出來的69型碼表機芯,不僅僅是IWC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自制機芯,性能也被提升到相當可靠的水平。至于我們于2007年推出的89型機芯,89360是第一枚IWC于沙夫豪森自行研發、自廠自制的第一枚碼表機芯,其中使用的新式比勒頓自動上鏈系統為雙棘爪(兩對分別為兩個棘爪的零件)設計,很適合搭疊更復雜的機械功能,如萬年歷。說回69型碼表機芯,則是使用了類似比勒頓上鏈系統的裝置,也是以一個擁有兩個棘爪的勾爪零件設計。

      IWC萬國表自制89360碼表機芯

      當然比勒頓系統擁有極佳的上鏈效能,但卻有一個較難克服的缺憾:厚度無法減低。比勒頓和計時碼表結構兩者都是需要相當厚度的空間,為了保留合理的碼表厚度,因此我們在69型機芯中使用了一種類似比勒頓設計的雙向上鏈系統,而非89型里面的雙棘爪比勒頓上鏈結構。另外回覆到你前面的問題,69000碼表機芯使用的是滑動齒軸水平式碼表耦合結構。對于目前IWC現行表款標準型的款式,我們使用69型或是79/75型(改制于7750機芯)碼表機芯,雖然這兩枚機芯內的結構在小秒和計分盤上的配置上不同,這兩枚碼表機芯在碼表功能結構上相似,但如果你仔細觀察機芯細節上卻有很大的不同,69型機芯使用了導柱輪,74/75型則沒有。

      IWC萬國表自制69000型碼表機芯採用了導柱輪結構

      我特別欣賞89型碼表機芯,它的設計極為特殊,與市面上的碼表都有所不同。能為我們在深度講講89型碼表的設計?我記得89型機芯有個特別的避震裝置設計,其他的機芯也同樣運用上了嗎?

      89型機芯以同軸方法顯示了計時與計分針圈,方便使用者可以在碼表停止時,以正常閱讀時間的方法,輕松簡單地閱讀碼表計時時長。而89型機芯所使用的計時系統被有一個分離啟動機制,計時中央輪是由一個滑動軸承驅動,而同軸時分計時結構則是由一個垂直離合結構來控制,在中央計時秒針所使用的這個結構,主要的優勢在于簡單與機動性,而同軸計時分的結構使用的則是全新研發的系統,以實現同軸停止計時分針與計時時針的設計。89型機芯是IWC自制機芯行列中的高檔型機芯,且容易加載復雜功能于上,就像達文西萬年歷計時碼表(Ref.IW3921)所搭載的89630機芯一樣,就是在89型機芯上加入了萬年歷結構。

      搭載89630機芯的達文西萬年歷計時腕表

      就像部分IWC歷史中曾經制作的機芯一樣,89型機芯在擺陀軸下方使用了一個曲型彈性零件,來保護上鏈系統比較脆弱的零件,以防受到外部震力損壞。在52型與82型機芯里頭,我們就沒有使用這種避震零件裝置,理由是我們用了高科技抗磨損陶瓷材質制作的零件,這種陶瓷零件制作技術,讓我們可以將上述的擺陀避震方法使用的不同部件,整合為一個較大的陶瓷材質零件。由于這種技術的更新精進,也同時因為氧化鋯陶瓷材質高度耐用與高硬度的特性,我們不再需要先前使用的擺陀避震系統。

      89型碼表機芯設計了連接中央軸的曲形零件以減少外力震動的影響

      如果要你從目前的IWC機芯行列中,選出一枚你認為最具代表性的機芯,你會選擇哪一枚呢?

      我想應該還是52型機芯吧。52型機芯擁有許多IWC機芯設計的特點,當然最好加上個萬年歷就更棒了。

      IWC萬國表自制具萬年歷功能的52610自動機芯

      搭載52610自制機芯的IWC葡萄牙系列萬年歷腕表

      IWC萬國表自制具年歷功能的52850自動機芯

      搭載52850自制機芯的IWC葡萄牙系列年歷腕表

      在我的心里,七日鏈、比勒頓上鏈系統,絕對是IWC最經典的機芯表征,52型的確也是大家心中的最佳IWC典范機芯。IWC從外觀設計上無可取代的漂亮,像是一個天生的帥氣男,讓我們常常忽略了他的內涵,這也是長期我對IWC在大眾眼里的形象感,有點小小失落的地方。非常感謝IWC的技術總監Stefan Ihnen針對我的問題予以的回信,也讓我們再一次拾回對IWC那種專為男人創作的工程機械感的熱情。其實還有太多沒有討論的細節,無法在一封信、一篇文章里頭道盡。就在我正要完成這篇文章時,我和IWC已經在英國看過最新的32000型自動上鏈機芯款式,這些更多的IWC萬國表的深度剖析,就容我下一回再細細道來,也希望讀者朋友閱讀文章之后給我寫信提問,我也將傾力解答。

      另外,據說IWC在2019年年初會有小幅度調價,萬國迷們你們懂的,該行動起來的就行動吧。

      搭載52110自制機芯的IWC大型飛行員傳承腕表。

      加入蘿菈朋友圈搜尋daxiedeluola蘿菈微信號,并標注身份與擁有/喜愛的手表,可在表友群里直接與蘿菈暢聊鐘表話題。

      聲明:本文為腕表之家自媒體平臺“表家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腕表之家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為本文評分

      文章中涉及到的2款產品

      304 1 39

      我來寫評論

      我來寫評論
      提交評論

      最新評論

      下載APP
      關注微信
      分享 更多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喷,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国产久热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3. <table id="aea4o"><strike id="aea4o"></strike></table>
      1. <acronym id="aea4o"></acronym>